聚焦兩會場館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與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剛剛閉幕,回望本次兩會,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匯聚于此建言獻策。人民大會堂南北長336米,東西寬206米,高46.5米,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7.18萬平方米。開會地點位于人民大會堂中心區域的萬人大禮堂,該禮堂南北寬76米,東西進深60米,高32米。一層設有座位3693個,二層設有3515個,三層設有2518個,主席臺可以設座300-500個,總計可容納1萬人。
在面積這么大的禮堂,分布在每層的代表是如何都能清晰聽到主席臺的發言的呢?那么就要說說萬人禮堂的擴聲設計了,據說在1959建成以來,場館的擴聲系統設計依據會議和演出的需求分別應用了分散式語言擴聲系統和集中式音樂擴聲系統,但是鑒于當時的條件和技術限制,兩種擴聲系統都有各自的問題,無法做成統一。
在1982年的時候,進行了一次系統升級,在原有集中式系統的基礎上,改造成為同時滿足會議和演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在萬人禮堂的各個相關位置使用不同的安裝方式增加了揚聲器等。
隨著后續的不斷升級,消除聲反饋,不斷提高聲音的清晰度以及聲音品質,使得具有良好的語言和音樂兼容性,現在的萬人大禮堂的擴聲已經到了接近完美的展現。人民大會堂在設計系統時對擴聲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對音響器材的選擇要求也會相對來說更高一些。話說回來,為什么每個人都能聽清楚主席臺的發言,因為在二、三層的觀眾席每個座位都安裝了分布式揚聲器,結合現場主擴的聲像調試,使得觀眾聽到主席臺的講話就好像是在面對面溝通一樣。
像這樣的大型禮堂主要應用方向就是會議與演出,這類空間的擴聲系統設計需要大型線陣列系統才能將聲音聚焦到更遠的距離,具有優質的聲音拾取和高保真的還音效果,滿足實用性和可靠性。同樣重要的是,更高的指向性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被放大的聲音沖擊到觀眾席以外的地方,以保持音樂和講話的清晰度。另外,易操作性和易維護性也很重要。
不僅僅是大型多功能廳堂需要高標準的擴聲方案,中小型的會議空間受到建聲條件及不同的功能需求等因素的影響,同樣需要量身定制專業的擴聲系統及顯示設備來營造優良的視聽效果。
【本文標簽】 萬人大禮堂如何做到聽音清晰無懈可擊?
【責任編輯】